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联手布局244亿柔直工程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联手布局244亿柔直工程
来源:预见能源 时间:2025/11/27 
五座柔直换流站、1227公里线路,一场跨越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的电力柔性互联工程正式拉开帷幕,中国电网的传统运行逻辑正在被颠覆。

近日,国家发改委一次性核准批复渝黔、湘粤、湘黔、闽赣、皖鄂等五项电力灵活互济工程,总投资高达244亿元。这批工程将在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之间新建5座300万千瓦柔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建设500千伏接入系统线路1227公里,计划于2027年迎峰度夏前投产。

两大电网巨头首次在柔性直流领域深度合作,标志着中国电网建设正式进入“柔互济”时代。


电网联姻

从各自为政到柔性互联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此次联手,突破了传统电网经营的区域界限。五项柔性直流工程中,渝黔、湘粤工程由国家电网牵头,湘黔工程由南方电网牵头,闽赣、皖鄂工程则在国家电网经营区内建设。

这种跨区域协作模式在中国电网建设史上尚属首次。两大电网公司共同出资244亿元,其中国家电网承担184亿元,南方电网出资60亿元,展现了电网巨头在能源转型大局下的战略协同。

2025年11月,两大电网公司董事长共同为跨经营区直流输电工程合资公司筹备组揭牌,从组织架构上保障了工程顺利推进。

柔性直流背靠背技术成为连接两大电网体系的关键桥梁。该技术犹如电力系统中的“智能立交桥”,能够实现不同频率、相位电网之间的灵活互联。

工程全部投运后,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可分别增加300万千瓦、共计1500万千瓦省间双向送电能力,极大提升电网的应急保障水平。


技术破局

从“计划送电”到“智能调节”

这批柔直工程的核心使命是打破省间电力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以湖南和贵州为例,两省电网虽已联网,但因技术限制,电力互济能力严重不足。

湘黔柔直工程投运后,双向输送能力将从240万千瓦提升至300万千瓦,且可实现日内多次反向送电。

这种灵活性正好契合了新能源时代的需求。2024年,湖南夏季晚峰比贵州高980万千瓦,而贵州冬季早峰比湖南高620万千瓦。时空差异从负担变成了资源。

在闽赣通道,这项技术实现了新能源消纳的“软着陆”,不仅能将福建富余海上风电送往江西,还能通过江西晚峰返送光伏,让福建年减少弃风电量18亿千瓦时,江西购电成本下降0.8分/千瓦时。


投资转向

从“主干网”到“全网协同”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此次大手笔投资柔直工程,反映了电网投资重点的明显转变。2025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首次突破6500亿元,南方电网安排投资175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特高压与配电网成为投资重点。中金公司(34.890, 0.00, 0.00%)研报预计,2025年有望核准“四直四交”特高压项目,投资金额有望达到1120亿元,同比增速约34%。

配电网领域,国家电网规划“十四五”期间配电网建设投资超1.2万亿元,占电网建设总投资的60%以上。南方电网则计划到2027年基本实现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这标志着电网投资重点正在从“主干网”向“全网协同”转变。

巨额投资背后是电网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随着用电量增长,近年来两家电网公司的ROE呈现逐年提升状态,资产负债率逐渐下降,叠加2024年核定第三轮监管周期输配电价进一步理顺电价机制,为持续投资能力奠定基础。


产业机遇

从“设备供应商”到“解决方案提供者”

电网投资的大幅增长正在整个产业链产生实质性影响。多家设备制造企业已经从中受益,订单饱满,业绩可观。

中国西电(8.270, -0.15, -1.78%)2024年特高压方面合计中标国网约22.93亿元采购项目。平高电气(16.250, -0.18, -1.10%)在今年5月披露,公司及子公司为国家电网多批采购项目中标单位,中标金额约17.51亿元,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14.12%。

思源电气(141.000, -2.70, -1.88%)则启动了扩产计划,投资3亿元用于高压智能组合电器生产基地建设,以满足未来交付的产能需求。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全球电力大周期开启端倪初现,再电气化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过程,电网设备行业景气度或可持续至2030年。

在重庆与贵州的交界处,渝黔柔直换流站的选址工作已经启动。两年后的夏季用电高峰,这座换流站将承担起两地电力互济的重任。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的这次联手,不只是技术的突破,更是电网运营理念的革新。五座柔直换流站将成为连接不同区域电网的枢纽,悄然改变着电力资源的流动轨迹。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文进一步促进消费
下一条: 国家数据局开展首批国有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