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中国新能源发展与政策建议
 
中国新能源发展与政策建议
时间:2011/9/22 
   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已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资源的稀缺和全球气候的恶化,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国家实现低碳发展目标、实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我国新能源概况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温室效应的加剧,低耗能、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的发展趋势与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大力推行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并进行了产业政策的调整,抢得先机。我国正在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低碳经济在中国既有压力又有挑战。 

  目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体现在四个领域,以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资源、新能源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计划到2011年新能源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5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 

  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对开发地球可再生能源进行投资。目前我国看好的是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联系。理解低碳经济需要把握三个重要特性 1 综合性。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从第一个层面理解低碳经济意味着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关系的“脱钩”即GDP的增长率高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率经济稳定增长而温室气体排放量零增长甚至减少;从第二个层面看低碳经济所确立的是一种在促进发展的前提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单纯的节能减排思路不同它强调发展与减排的结合 重点在低碳 目的在发展。通过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来减少能源需求和排放而不是以降低生活质量和经济增长为代价实现低碳目的;从第三个层面看 低碳经济还关系到人类的发展权和社会公平问题。因为几乎人类所有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能源产生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不同的国家由于发展水平不同面临的发展潜力和减排空间也不同要设计合理的、能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碳排放方案必须从社会公平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2)战略性。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低碳经济要求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进行一次全新变革是人类调整自身活动、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战略性选择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3全球性。全球气候系统是一个整体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全球性涉及人类共同的未来超越主权国家的范围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需要全球合作。 

    新能源经济发展存在的障碍 

  虽然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宏观环境和资源优势,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充足的项目资金,但从新能源项目的运营现状看却不容乐观,因为新能源发展面临着以下不足和障碍: 

  1.信息障碍。新能源人才的不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新能源产业不仅尖端科技人才紧缺,更重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也不足,使得技术、资本、市场三者之间存在信息障碍。绝大部分新能源项目的关键技术并非是重大技术创新,而是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即把成熟的技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根据各地资源和环境特点开发出实用的新能源产品与服务。因此,项目成功的关键便是技术、资本、市场三方面的有效沟通。但新能源发展时间短,懂技术者不懂投资、懂投资者不懂市场、懂市场者不懂技术,使得原本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技术、资本和市场三者间的关系断裂,导致项目效率低、盲目投资多。 

  2.技术障碍。从长期看,新能源项目发展必须依赖于重大技术突破。目前最大的技术障碍却并非技术成果少,而是现有技术难以转化成产品,基本技术的普及程度太低。主要表现在:项目系统内存在技术匹配障碍,降低研发效率、不利于系统优化。新能源项目主要是将成熟的新能源技术转化为实用新型产品,这一转化过程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多门学科知识,只有各项技术紧密结合,才能研发高效实用的新能源产品。而新能源学科领域跨度广,技术沟通难度大,系统匹配性能差。新能源项目的基本技术普及程度低,项目的投资、推广等存在技术障碍。如前几年各地一哄而上“水变油”、“乳化柴油”等名目繁多的新能源项目骗局,都能吸引不少风险资本盲目加盟。这些华而不实的新能源项目的失败导致许多风险资本对新能源抱怀疑态度,甚至敬而远之。技术障碍已经严重制约了风险资本进入新能源领域,风险资本对新能源项目的态度走向两种极端:要么盲目迷信,要么彻底排斥。 

  3.资源障碍。新能源项目所利用的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能资源虽然具有可再生性,但开发这些能源,却要受到相应的资源和条件限制,如自然气候条件、矿产资源条件、国土资源条件等。如风力发电项目必须选择在风力资源丰富的沿海或西部地区,太阳能发电项目投资在日照时间长、晴天多的区域效率更高,潮汐能则必须建立在潮汐落差大的海湾。另外,在目前新能源利用和转化率低的情况下,规模大的新能源项目都需要大量用地。如太阳能发电需要大面积场地获得太阳光能,风力发电场的占地规模动辄千亩以上,生物能则需要有大面积适应作物生长的土地,核能的选址则更加复杂。 
    发展新能源的建议 

  1.新能源的发展应该体现出全局性和层次性。新能源最大的特殊性之一就在于其将对未来多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其规划和发展也必须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一是处理好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替代关系。目前的能源危机使各国必须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新能源的发展意味着对传统能源的节约。但必须注意的是,新旧能源替代的力度和速度必须结合我国现阶段和未来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环境要求、资源状况、能源安全以及成本优势等因素综合进行权衡。二是新能源发展应将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结合起来考虑。新能源的发展在民用和军事等特殊领域结合,既可以提高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也可以使新能源的发展更具前瞻性,并最终使我国在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占据战略性的制高点。三是协调新能源与相关领域产业的发展。通过新能源的发展,引导电力、IT、建筑业、汽车业、新材料行业、通信行业等多个产业进行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并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方式。 

  2.鼓励节能技术的推广,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虽然我国水电和太阳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新能源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再加上资源分散等特点,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我国除水电和太阳能以外的其他新能源开发利用成本还很高,在产业的发展与政策的制度保障方面也还存在一定差距,政策制定相对滞后。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节能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借鉴国外已发展较完整的新能源和节能政策体系,加大经济激励力度,形成支持我国新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新能源节能技术的发展。 

  3.调整产业布局,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近几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但总体上市场份额还较小,而且主要新能源产品还是以出口为主,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下,我国应借鉴当前美国能源改革的思路,刺激国内产业调整,全面推进新能源建设。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而且同样面临较严重的能源对外依存状况。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两国都出台了巨额的经济刺激方案,美国试图以新能源革命来刺激经济、创造就业,并长远地解决能源效率问题。我国在外需低迷情况下,从四万亿投资中,划拨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支持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专项资金。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逐步推进,新能源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必将带来我国经济的重新高速发展。 

  4.加强国际交流。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革命,也率先开始发展新能源经济,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掌握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在应对下一轮的能源危机中取得先机。 

  从新能源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障碍不难看出,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的关键并非是项目资金不足和存在重大技术难题,而是要提高新能源基本知识和技术的普及程度,培养新能源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在新能源经济发展上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进行新能源项目建设。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新《产业指引》下的冷静思考
下一条: 缓解煤电矛盾须釜底抽薪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