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经济观察:中国鼓励企业个人新能源发电
 
经济观察:中国鼓励企业个人新能源发电
时间:2013/4/23 
西安4月23日电(记者薛艳雯丁海涛)地处中国西北的陕西省一家企业投资建设的1000千瓦光伏发电站近日正式并网发电,成为这个省首个发电的分布式电源项目,而陕西省电力公司目前已受理了首批11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申请。

陕西省第一个并网的光伏发电站位于陕西省洛南县卫东工业园区,由陕西中天佳阳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800万元建设。

中天佳阳的负责人许卫峰说,这次并网的是公司的一期工程。今年8月发电站将新上二期5000千瓦光伏发电站,总装机将达到6000千瓦。届时,一年可发544.9万千瓦时电,除自用30万千瓦时电外,剩余的上网后卖给国家电网。按照0.3974元/千瓦时的陕西省火电上网电价结算,加上国家按照5.5元/瓦的建设标准一次性补贴,5至7年就可收回建设成本。

陕西省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张其透露,正在受理的11户申请中,9户属企业法人投资,2户属居民自然人投资,其中一户为20家农村居民集体申请,预计2013年5月可投入运行。发电容量总计20600千瓦,最大单户容量6000千瓦,最小单户容量3千瓦,全部为屋顶覆设太阳能板。

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000千瓦的发电项目,包括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等类型。

今年2月,中国国家电网发布了被认为是为推广分布式电源“破冰”的《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为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为接入系统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意味着单位个人不但能用分布式电源给自家供电,还可将用不完的电卖给电网。

此后,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湖北等多个地方的个人纷纷提出自发电并网申请。山东青岛市民徐鹏飞自建的“屋顶光伏发电”是中国首个家庭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2千瓦,预计每年可发电2600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推广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特别是在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等西部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十二五”时期,全国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要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作为中国西部省份首个试水者之一,许卫峰表示:“光伏电站既环保又有收益。”据介绍,他新建光伏电站的运行寿命约为25年,6000千瓦光伏发电站25年总发电量1.36亿千瓦时,共计可节约标煤4.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29万吨。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分布式电源可减少长距离输电,减轻国家电网的负担。尤其对于企业来说,商用电价本身就高,如果企业利用分布式电源发电自用,本身就形成了经济效益,是值得鼓励的好事。

为支持分布式电源推广,陕西省电力公司制定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细化操作规定,为申请者开通绿色通道,并在办理费用上予以优惠,如免费提供制定接入方案以及电网配套改造调试等服务。

不过,周大地表示,尽管分布式电源并入国家电网是必然趋势,但形成重大影响还有待时日。他说,小型的分布式电源往往发的电自己都不够用,要做到不但自己够用还能有余电卖给国家电网还有一个过程。

“分布式电源成本高,除非愿意做的人经济富裕,不在乎产出,否则短时间内很难取得收益,”他说。

他还指出,尽管分布式电源值得鼓励和推广,但国家如何给予补贴以及上网电价是否应适当提高,都有待探讨。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金太阳示范工程就因验收标准和机制不健全存在大量补贴但发电效率低的问题。另外,如果盲目提高上网电价,可能导致一些电站发电不为自用只为赚取高电价,“这对国家电网来说相当于绕了个大圈”。“这些问题都需要各地仔细斟酌,”周大地说。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创纪录 维斯塔斯与通用电气并驾齐驱
下一条: 中国风电发展陷入“盛”与“剩”困局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