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4北方清洁能源博览会暨能源装备创新成果展 | 2024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海上风电装备展 |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特别报道 >> 洲际联网解决世界能源短缺
 
洲际联网解决世界能源短缺
时间:2013/5/3 

—国家电网启动“亚欧能源通道及洲际联网综合论证研究”

构建从中国到欧洲长达4000—8000公里的超远距离特高压输电通道,把中国、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地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打捆向欧洲输送,“这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也有很强的竞争力”。国家电网公司最新启动的“亚欧能源通道及洲际联网综合论证研究”,把应用特高压技术推动洲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宏大构想,推到了操作层面。

构建亚欧能源通道的构想,由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2012年5月3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上首次提出,把“发展特高压输电,构建洲际能源输送大通道”称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长远之策”,当即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今年4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上,刘振亚又重申了这一构想,指出它是优化全球能源配置、解决全球电力行业所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的“一项安全、经济、高效、成熟的战略选择”。

欧洲是世界上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地区之一,2011年能源消耗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23%,仅次于亚太地区的39%。近年来,欧洲提出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20%的目标;而受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影响,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宣布“弃核”。未来欧洲能源缺口需要大量新的能源补充,预计2020年欧洲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5%。

欧洲输电运营商联盟预测,未来10年将有2.5亿千瓦新建电源,约为现在装机总量的26%,其中2.2亿千瓦为清洁能源。新建清洁能源基地(风电、光伏等)大多远离负荷中心,新的能源结构造成电源分布的很大变化,对各国之间交换功率造成很大影响。为适应远距离输送大量电力,现有输电网络输送能力必须大幅提升。大规模清洁能源的建设,不仅导致接入系统输送容量受限,而且对主要输电走廊的输电能力造成威胁。为解决输电网瓶颈,未来10年欧洲需要进行相应100多个输电工程的投资建设,共涉及5.23万千米高压输电线路的新建或扩建,总投资将达1040亿欧元。

从周边地区能源资源情况看,中国新疆、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而当地能源需求小、价格低。这些地区与欧洲国家的距离大约在4000—8000千米,具备建设大型电源基地的条件。±800千伏直流输电功率达到800万千瓦,经济输电距离2300千米;±1100千伏直流输电功率超过1000万千瓦,经济输电距离4500千米。采用特高压输电,将新能源送往欧洲,是有效解决欧洲能源供应和电力保障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现实选择。

国网方面初步研究结论显示,建设洲际输电大通道,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和显著的社会、环境综合效益。一是技术经济可行性。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已经成熟,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本还能逐步下降。二是促进节能减排。一条输送功率1000万千瓦的线路每年可为欧洲提供60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替代2052万吨标准煤,减排5705万吨二氧化碳、41万吨二氧化硫。三是实现能源互济。欧亚地域辽阔,东西时差大,不同地区负荷特性、电源结构差异较大,可实现跨区域余缺调剂、错峰避峰、互为备用等效益。四是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

国网方面同时表示,亚欧洲际输电构想有四大技术难点:需要研究输电工程覆盖地区——欧洲、中亚的能源政策、电力需求以及开发外送潜力等;需要提出适应多形态电源接入和不同输电形式的亚欧洲际输电技术方案和控制措施,满足新能源的大规模送出和电力的安全消纳;需要研究影响亚欧洲际输电项目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和评估体系;需要综合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新启动的“亚欧能源通道及洲际联网综合论证研究”,正意在解决这些问题。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油价不会暴跌的七理由
下一条: 国际动力煤价格再度下跌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