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单晶硅与多晶硅本就不是一场“战争”
 
单晶硅与多晶硅本就不是一场“战争”
来源:OFweek 太阳能光伏网 时间:2014/9/26 
近来对于多晶硅与单晶硅之争有升温的趋势。
硅有晶态和无定形两种同素异形体。晶态硅又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它们均具有金刚石晶格,晶体硬而脆,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但导电率不及金属,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具有半导体性质。当熔融的单质硅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排列成许多晶核,如果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相同的晶粒,则形成单晶硅。如果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则形成多晶硅。

虽然多晶硅与单晶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物理性质方面,例如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多晶硅均不如单晶硅。但在这些年,多晶光伏借助成本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了光伏应用的主流。

过去几年,我国多晶硅产业走上了“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之路。2007~2011年,我国多晶硅年产能从0.45万吨猛增到14.6万吨,年均增长率达139%。2011年至2013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快速下跌,国内多晶硅企业陷入大规模停产的窘境。据统计,截至2013年上半年,国内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有6家尚在开工生产,其余企业全部关门歇业,开工率仅为24%。2014年以来,我国多晶硅行业呈现全面复苏和平稳增长态势。目前,国内在产的多晶硅企业有效产能在每年15万吨左右。今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5.8亿元,同比上升144.8%,实现利润约6亿元,新增投资约65亿元。

随着全球光伏产业需求加快,多晶硅市场行情逐渐回暖,国内企业重拾信心纷纷复产、扩产,规模较大的在建、拟建项目不断涌现,投资热潮再次袭来。但同时,业界专家给出警告:多晶硅行业“重整河山”如火如荼,但不能忘记“旧伤”之痛,否则将有可能再次进入新一轮的困难期。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对于单晶产业链的投资热情逐渐升温。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单晶装机约8.5-9GW,占全球光伏装机的22%-23%,相比2012年占比基本维持平稳。但是,如果不考虑中国市场主要使用多晶拉低了整体水平的因素,则单晶占比超过30%,相比2012年25%左右的水平明显提升。随着单晶企业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转化率上不断突破,以及单晶在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的应用优势,有业内人士称,未来单晶有望实现对多晶的逆袭。

继“晶硅与薄膜之争”之后,或许“谁将领导光伏市场,单晶还是多晶”之类的争辩又要来洗脑了。但笔者觉得,单晶硅与多晶硅之争本就不是一场战争。多晶硅与单晶硅,严格说来可以是不分家的,毕竟都属于晶硅,而且所承担的作用相差无几。单晶硅的崛起是一种必然,多晶硅最大的优势便是成本优势,而成本下降空间是有限的。至于谁将战胜谁,笔者并不这么去比,而是看当时的技术水平与项目需求来做选择。价廉物美的东西谁不喜欢?

责任编辑:晓薇
上一条: 2014年9月多晶硅进口数量统计分析
下一条: 外媒称中国利用价格优势打败德国光伏产业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