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四届EESA储能展 | 2025甘肃(兰州)暖通展览会 | 2025中国山东国际风能技术及装备展 | 2025第25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 | 2025中国国际电力产业博览会暨绿色能源装备博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中国能源金融问题要提升到国家战略来认识
 
中国能源金融问题要提升到国家战略来认识
时间:2008/12/9 

     发展能源金融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项俊波

    经过多年的发展,能源金融已成为我国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是,随着能源产业的发展和金融竞争的加剧,能源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能源产业的投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能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以及金融资源配置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使防范和化解能源信贷风险面临严峻挑战。另外,国际能源形势的多变性,对我国能源金融安全已构成严峻挑战。

    但同时从能源金融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形势来看,仍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机遇。从国内来看,随着《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我国的能源产业发展已进入新的战略转型期,能源产业的技术升级将主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来支撑,能源金融也必将随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国际上看,随着我国能源发展“走出去”战略的稳步推进,能源金融将迎来面向世界的新格局。而同时,随着伊朗、委内瑞拉等国逐步放弃石油交易美元计价制,国际能源金融市场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目前,除了欧盟正在实施其能源金融扩张战略,大打“石油欧元”牌外,日本、俄罗斯等国也开始以各自的货币向“石油美元”发起挑战。面对国际能源金融市场由一方独霸向多极化发展的这样一种大格局和大背景,作为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大国之一的中国,能源金融必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能源发展战略对金融服务提出的特殊需求,使能源金融所面临的不仅是加大对能源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的问题,而且是金融服务方式、金融产品乃至整个金融市场面向能源产业创新的问题。我们应当看到,在能源金融互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与合作;另一方面,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这恰恰是能源金融赖以深化的基础和今后面临的挑战。

    我们需要金融创新支持能源产业发展

    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赵正永

    在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市场融资渠道狭窄,能源产业发展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较高,银行信贷投放促进了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为能源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能源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企业融资结构和银行信贷结构均有所调整,金融创新产品在能源行业得到推广运用,能源产业发展与金融业务拓展已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能源金融已成为能源主产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金融业务品种。但是,越是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我们越要注意解决好能源信贷结构优化,能源金融产品如何更好适应能源产业开发建设需要,如何防范信贷风险,以及能源金融深化等一些深层次问题。我们在陕北能源开发中提出要实施“三个转化”,建设一个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能源化工基地,对此,能源融资结构应该怎样调整适应?我们要在能源开发中实施科技创新,搞MTO、MTP,能源金融又如何创新和跟进。我们既要考虑能源发展问题,还要重点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城镇化建设、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对此,能源金融又怎么拓展和深化?这些问题都十分重要,希望有关方面特别是金融界的同志们能深入研究。

    “十一五”期间,陕西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同时,也对金融服务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陕西能源行业的融资方式除银行贷款外,还有大量的票据融资、股票融资、长短期债券融资以及引进外资,今后还将通过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资产支持证券、信托租赁等融资方式,形成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希望各级金融部门将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运行与支持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加强与能源行业的深度合作,为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理清思路着重解决四个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刘贵生

    目前,能源产业已成为西北银行家们眼中的一片“淘金热土”,同时其快速发展也为金融业提供了相对丰厚的利润回报。如果仅从西北能源与金融的业务合作的现状看,还是比较乐观的。但当我们把关注能源金融的视野由短期延伸至长期,从经济效益延伸至社会效益,从扩大企业利润延伸至防范金融风险,我们发现,要实现西北地区能源金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多层次、全方位的能源金融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目前西北五省区能源工业投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五省区能源上市企业寥寥无几,股市融资微不足道。其他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未被很好利用,保险业在能源工业生产中的风险释放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其次,信贷资源错配助推了部分能源企业的浪费与污染。近年来西北地区相当一部分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给了资源型企业的基本建设项目和一次性资源开发,而对于有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行业长期收益的领域,以及能源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和能源资源深加工转化项目,支持力度则明显不足。如果不能尽快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信贷投向的调整和优化,就意味着其导致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后果将愈加严重。

    第三,能源信贷投放结构潜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能源开发项目的投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个别项目的投资建设周期甚至长达十年至二十年。同时,能源工业又是一个较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影响而发生波动的行业。目前信贷资金已在能源领域呈现出较高的行业和企业集中度,一旦整体经济运行出现周期性调整或相关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已经投入到这些行业和企业的信贷资金的安全性能否得到保障,很值得我们思考和警觉。

    第四,能源信贷与能源工业景气监测存在较大的盲点。尽管能源产业已成为西北地区金融支持的重点行业,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将能源信贷与能源工业景气列入人民银行重点监测的行业范围,在工业景气调查样本企业中能源企业的占比很小,且多为地方性能源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的统计制度约束,人民银行分支行要获取中央能源企业及其下属企业投融资方面的基础数据十分困难,形成了较大的监测盲点。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监测分析与预警机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能源信贷与能源行业景气的跟踪监测。

    要关注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

    金融时报社社长汪洋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已经成为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令人耳目一新的最新词汇。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2006年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胡锦涛提出: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胡锦涛明确地告诉我们,如何保障并促进“环境友好”,已成为我国“十一五”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它也是在国际舞台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要的承诺。

    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战略要地西北地区,蕴藏着全国已探明的30%的煤炭、49%的石油、55%的天然气资源。从西北五省区“十一五”能源工业发展规划来看,在未来几年内,其能源工业将步入“深加工、高载能、大项目”投资高速增长期。能源工业的大发展,既给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目前,西北各省区金融机构的前十大户贷款企业,多数为能源企业。而一些能源企业在对能源资源的开发中,浪费却十分惊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巨额的金融资本实际上支撑着粗放型的能源工业和惊人的能源资源浪费。同时,能源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贷资源错配助推能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影响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

    如何科学地规划与发展能源工业?怎样通过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促进能源工业向集约化和载能型的现代能源工业转化,支持能源工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可见,中国应当制定一个新的能源发展战略,并围绕这一战略进行一系列体制特别是金融政策的设计。

    中国能源金融问题要提升到国家战略来认识记者黄丽珠

    编者按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对能源金融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理清思路,促进货币政策与能源产业政策的有效对接,指导金融机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支持能源工业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2007年5月10日,由本报与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共同主办的“能源金融论坛”在西安召开。

    所谓能源金融,即是通过能源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整合,实现能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不断优化聚合,从而促进能源产业与金融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由于能源和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能源金融不仅是能源和金融发展中的战略问题,而且是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近年来,一些国内外相关组织已经开始关注并研究能源金融。去年3月和今年3月,欧洲货币能源论坛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先后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两届国际可再生能源融资论坛。这次“能源金融论坛”在西安举办,对西北地区能源产业和金融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论坛上,与会者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角度,就能源金融的创新与发展、能源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议题,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刻剖析,进一步明晰了新时期我国能源金融发展的思路,为促进能源与金融迈向双赢格局,形成了初步共识。

    随着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能源与金融逐步由合作走向相互融合的大背景下,能源金融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能源与金融发展问题成为宏观经济运行和整个宏观调控中需要迫切研究的重大课题。在本次论坛上,来自央行、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界、实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能源与金融的协调发展问题,从不同角度作了精彩演讲。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凤起认为,我国能源政策基点应建立在保障供应、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市场推动的基础上。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明确规定:能源产业,要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开发利用煤层气,鼓励煤电联营。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实行油气并举,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增强石油战略储备能力,稳步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一局副局长刘珂认为,规划先行,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在自然、人力和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需要更为全面、更为科学的规划与实施,这样可以保证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国家开发银行来讲,就是通过规划先行、从而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把所有的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用于整合、培育比较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和信用建设,把地方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约束,整体纳入到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调控政策之中,不断降低各种不可控的风险,确保资金质量和项目建设的双成功,不断提高西部开发的质量和效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震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世界能源需求仍将不断增长;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将得到快速发展,但石油仍将是最主要的能源。石油公司如何有效借助资本市场从而获得更大增长空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意大利埃尼集团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国有企业非常相像,都是原有国有完全控股企业,埃尼集团通过持续重组上市成为一个跨国石油公司,上市之后又经过不断的跨国并购与重组而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石油公司。当然,国情不同可能使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义务也不尽相同,但改革的一些思路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市长李金柱认为,只有陕西省积极构建榆林能源金融市场体系,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要整合地方性商业金融机构组织。可将现有的榆林市城市信用社改造重组为股份制的地方性能源专业银行,股东由地方财政、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参股,为资源开发提供服务;二要大力鼓励国家进出口银行、招商银行等在榆林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使金融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化;三要加强能源与保险的合作,增强保险业对能源经济发展的渗透力,充分发挥现代保险业在能源发展中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功能,通过将保险费率与能源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与生产水平挂钩的形式,促进能源经济的安全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惠平提出,应加强风险防范,实现能源产业和能源金融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国家对能源产业建设的宏观规划和长中短期发展目标,合理确定能源行业信贷规模,既要横向总揽该行业在本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现状,也要纵向比较该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综合评估行业持续赢利能力和风险抵抗能力。对于建设周期和营运周期都比较长的大型项目,要按照不同项目的内在运行规律,将贷前的相对静态的风险决策和贷后管理中市场化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相结合,将项目运行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和项目融资的分段式、递进式风险管理有机结合,通过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对能源产业的风险提示,为能源产业提供全方位、分阶段的公司金融服务,实现能源金融与能源产业的互动发展。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梁永乐认为,当前能源形势依然严峻,我国能源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只要我们综合运用“保内争外”、内外并举、多元发展、开源节流等手段,多管齐下,就一定能够破解能源紧张困局。同时,作为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主要实施企业,应该在科学合理开发国内资源外,在全球范围内无障碍地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走出去搞能源合作,联合勘探开采油气,目标只有一个——以合理的价格、安全稳定地获取国际油气资源,确保我国能源安全。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汪延浩认为,金融界的支持是发展煤基化工的根本保障。煤基化工产业的显著特点是项目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资金技术密集,更是须臾离不开金融界的扶持。煤业化工集团有今天的发展仰仗的是金融界全方位的鼎力扶持,截至2006年底集团公司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以重点项目为依托的116亿元开发性金融贷款协议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等多家银行171亿元的综合授信,并且于2006年成功发行了10亿元的企业债券。下一步集团公司仍将利用债务型融资和权益型融资筹集发展煤基化工的资金,恳切地请求金融界能够继续扶持我们,我们也一定会给金融界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邢西唯提出,到2020年前后,中国有可能取代美日成为世界第一大油气进口国。中国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理论上讲,企业发展有两条道路可循,一是通过自身积累,自身创造核心技术,一步步从弱到强;另一途径是通过收购兼并,将同行业最尖端的技术和资源购买过来,变成自己的产业和市场。后者虽然能大大缩短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时间,但它需要有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是取得高能资本的最便捷途径。而具体到陕西省能源企业来说,由于所处能源产业链的位置、企业的规模和所有制不同,应该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的融资方案和融资路径。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副行长郭新明在论坛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实现能源金融科学发展,既是一个重大课题,又是一项系统工程。相信此次以能源金融创新与能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能源金融论坛”的举办,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如何进一步深化、拓展和扩大论坛的成果,并转化为现实效益,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后续工作要做。能源金融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需要今后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不断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能源金融问题并不仅仅涉及能源产业和金融业本身,而且涉及到经济社会体系的方方面面,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十分复杂。同时,能源金融概念的提出,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希望金融业、政府部门、能源行业与媒体加强协作,为畅通能源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能源市场参与者创造有利的条件。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林伯强:国企是高耗能产业难以抑制的根源
下一条: 梅新育:中美经济对话 一场大国的博弈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