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实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行业协会、媒体、厂商纷纷召开或者参加可再生能源发展论坛,共同研究和探讨新能源的发展大计。1月5日-7日,北京雨昕集团2005年度经销商年会暨营销战略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秘书长霍志臣,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罗运俊,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传热与节能重点实验室主任马重芳教授,北京雨昕集团总裁孙培雨,国内资深可再生能源学者教授、营销专家以及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的一级优秀经销商300多人齐聚北京,共商发展大计。此次会议对进一步提高太阳能产业地位,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记者有幸全程参加了本次大会,深刻地感受了其中的隆重、深刻与精彩。
可再生能源行业:开往春天的地铁
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高票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此签署了第33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项法律,定于2006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 《可再生能源法》对政府和社会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的规范,以及确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包括中长期总量目标与发展规划、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开发、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实施优惠上网电价和全社会分摊费用和设立可再生能源财政专项资金等,为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证。所以说《可再生能源法》启动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春天。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秘书长霍志臣首先在大会上发言,他指出太阳能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机:在整个可再生能源行业里,太阳能热利用在我国发展最为迅速,2005年太阳能热水器的社会保有量达到7000万平方米,2010年计划达到1.5亿平方米,2020年达到3亿平方米。太阳能行业现在从业人员超过50万,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质量检测、销售安装和售后服务为主线,带动钢材、玻璃等相关行业发展为辅线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链。
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罗运俊从国家能源的量和人均占有率的数据比较来说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我国的煤炭、水、太阳能等能源和资源总量在世界上位居世界首位,但是人均占有量却是世界人均占有率的几分之一、十几分之一。中国必须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才能解决目前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局面。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传热与节能重点实验室主任马重芳教授从中国的能源状况和建筑能耗方面论证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除了能源紧缺之外,目前的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潮,每年约有1800万人正从农村迁往城市,每年城市里新建建筑的面积大约有10亿平方米,中国每年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约为1万亿元人民币,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为5000亿元人民币。中国现有超过400亿平方米的住宅,其中几乎都是高能耗住宅,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倍。最新数据表明我国的建筑能耗(建筑能耗通常指建筑使用能耗,其中包括采暖、空调、热水、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占到国家全部能耗的32%,成为国家最大的单项能耗行业。新型热泵中央空调利用地能(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做冷热源,可以做到一机三用: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全年提供生活热水,运行费用只是传统制冷供暖设备的1/3,能够大大降低建筑能耗,是一种应该大规模推广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三位专家领导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对雨昕在太阳能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对雨昕集团开拓太阳能光电、热泵中央空调等可再生能源市场充满了信心。
经济的高速发展、常规能源的日益紧缺、国家战略安全需要、环境和气候的日趋恶化等等,使得中国必须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前不久召开的“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我国政府规划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的比重,从目前的7%提高到15%左右,即未来15年,我国大约需要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投资1.5万亿元。
所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支持、政策加油,法律护航,可再生能源行业这列充满活力和动力的列车正高速驶向美好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