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油气行业 >> 中国石油深入开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效
 
中国石油深入开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效
来源:国际石油网 时间:2016/3/10 
东风解冻,草木萌动,春天的脚步如期而至。
对于油市而言,低油价震荡带来的阵阵寒意仍在持续。3月8日,国际油价在经历前两个交易日大涨后获利回吐,再次跌到每桶40美元以下。
这也许是全球石油行业最漫长的严冬之一。一年半来,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半年时间跌幅超70%,今年年初曾一度跌破每桶30美元,创12年来新低,拉响了整个石油产业发展的警报,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利润创近年来最大降幅。
形势异常严峻,挑战前所未有。唯有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日前,被称为升级版的集团公司《关于持续深入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的措施意见》下发实施。从“强改革、促创新、调结构、压投资、降成本、紧债务、去库存、轻资产、治亏损、补短板”等环节,提出12个方面36条措施,强调牢牢守住国际油价40美元/桶情况下“公司整体不亏损、自由现金流为正”的底线,努力实现稳健发展。
站在油气行业长远发展大局和异常严峻的现实挑战下反观,提质增效措施意见,是集团公司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增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战略选择,也是贯彻落实国资委中央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动员会部署,做强做优央企、支撑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成本管控水平、投资回报水平是衡量一家企业管理能力和经营绩效的重要标准。与国际大石油公司相比,集团公司在盈利类和管理效率类指标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回归石油的商品属性,油价遵循市场和价值规律,不可避免受供需状况影响,但成本由企业掌控。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法大致有两种:让成本箭头向下,让效益箭头向上。成本不降低,效益就会被吞噬。坚持低成本发展,挤出成本泡沫,方能扩大效益空间。
一直以来,集团公司深化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将质量效益理念贯穿改革发展始终。面对油价持续震荡下跌,在2014年实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10个方面30条措施基础上,2015年遵循继承、创新、深化、提高的原则,明确了12个方面33条具体措施,打响保增长、保效益攻坚战,全年人工成本首次实现“硬下降”,在降投资、控投资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作为质量效益发展的有力抓手,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潜力巨大。
一件事情,对人们有什么样影响,关键取决于对待它的态度。低油价之于石油行业也是如此。没有思想理念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就无法打赢提质增效这场攻坚战。
此次升级版的提质增效36条的实施,充分体现出集团公司直面油价寒冬,采取超常规、革命性措施,应对严峻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主要体现在:
涵盖范围广,从总部、各专业板块到所有企事业单位,全员、全过程、全覆盖;要求更加具体,从去年的“控投资”到今年的“压投资”,从“稳”债务到“紧”债务,从“低”库存到“去”库存……表面看是两个字的变化,却传递出丰富内涵。无论是强调“投资总量管控与结构调整同步”,还是从“实现低库存受控运营”到“科学核定库存合理水平”,无疑都是对企业“大而不强”现状的重新思考,强调通过从投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决心力度更大,在2015年提出的重点环节基础上,增加了“强改革、补短板、促创新”3个关键词,透射出集团公司革弊立新、破解难题有决心有实措。
拨开低油价的迷雾,从集团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深刻变革,石油市场正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供应新旧力量加速博弈,新的开采技术集群正在形成;从国内看,国企改革、油气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油企提出更高要求;从企业自身看,受低油价拖累,企业利润跳水、成本挤压、风险高企,产业链传导吹冷相关行业。
必须清醒看到,油价变幻莫测,如果我们将企业发展寄希望于油价逆转,显然弄错了解决问题的发力方向。冷静分析这场遭遇战,低油价或许只是诱因之一,“油价的问题更多在油价之外”。
我们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油价下企业顺水赶潮,发展的问题和矛盾被高油价泡沫掩盖,成本刚性增长、管理粗放低效、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吞噬了企业效益,而当低油价震荡来袭,那些被掩盖的问题和不足“水落石出”,甚至“水落石未出”,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有人说,油价进入“跌”时代,油企进入“熬”模式。这种消极的态度,十分要不得。应对当前严峻挑战,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高油价带来的“自愈”,更不能指望权宜之计、临阵磨枪,要主动“练冬”而不是消极“熬冬”。升级版的36条措施,透射出集团公司立足世界经济长周期发展全局,坚持问题导向和顶层设计,抓住倒逼机制应对挑战、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全面发力。
无疑,发力方向和力度的掌握尤为重要。36条在“强改革”这一环节中,既突出“注重顶层设计”,又突出“上下一盘棋”的意识;在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油气体制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时,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稳”和“准”,更加精准地对接稳健发展所需、职工群众所盼,体现出平稳有序地推进企业改革和各种问题解决的强烈导向意识。
开源节流、降本增效36条的推进实施,涉及面广,千头万绪,如何有序推进、取得实效,考验着国际化石油公司应对复杂困难局面的智慧与水平。
非常之时待非常之功。要打赢这场提质增效攻坚战,必须以改革创新的智慧,以敢“破”敢“立”的非凡勇气,以勠力同心、久久为功的意志和耐力,用当年拼规模速度的劲头拼质量效益,在增收节支、亏损治理上下功夫,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上花大气力,在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上出实招,背水一战,逆势突围。
石油企业需从“价值创造”角度重塑油气产业链,巩固优势、补齐短板,深挖创效潜力,激发创效活力。要处理好增与减、进与退的辩证关系,不仅算“加减账”,而且讲策略,有所不为有所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真正实现从要素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尤其应尊重和弘扬基层首创精神,完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管理者和员工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向全员创新要效益。
利与弊,犹如硬币的两面,从来都是相伴而行。面对严峻发展困境,全体干部员工应迅速将思想认识统一到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层层传递压力,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越是在挑战下,越要看清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化危为机,顺势而为。各单位要积极做好目标任务分解对接,从时间量、任务量、质量等维度将“36条”要求落细落实,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大的决心力度科学应对,努力实现稳健发展和“十三五”良好开局。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石油主大宗商品上涨带动资源出口国货币走高
下一条: 两会能源:加快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