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论坛 >> 电力市场不能只是降价市场
 
电力市场不能只是降价市场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 作者:蒋学林 时间:2016/12/8 

对电力市场化改革而言,煤价上涨或许来得正是时候。这使得在低煤价时掩盖的矛盾与问题暴露无遗。

从目前电力体制改革的实际看,无一不在行“降电价”之实。不少售电公司、工业园区甚至大打“降电价”之牌,以致多少用户认为“改革就是降电价”“不以降价为目的的电改就是耍流氓”!

在煤价低迷时,燃煤电厂发电成本较低,确实有一定的让利空间。此前的市场化交易电量,不少建立在此基础之上。近期的煤价大幅上涨,彻底改变了这一局势。

据了解,11月16日发布的最新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4元/吨,虽已连续第二期下降,但受此前连续18期上涨影响,目前较年初大幅上涨233元/吨。今年9月,中央五大发电集团煤电亏损3亿元,为2012年8月以来首次月度整体亏损。

燃煤电厂已无利可让,降价之实难以为继,电力体制改革也深受影响。“煤价波动对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很大影响。”售电侧改革试点地区的一位官员直言。

煤价上涨的意外之喜是,引发了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刻反思。上述官员发问:“我们到底要不要建立直正的电力市场,随行就市由供需决定价格?”

“降成本”是今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一,兼之普遍判断电力供大于求,此前的“降电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现实基础。骤然到来的煤价上涨,杀了个措手不及。沉浸在降电价预期中的地方,可能还来不及缓过味儿来。

无意过多指责地方,只是一种普遍现象罢了,很多改革都有从无序到规范的过程。而追根溯源,可能错还不全在地方。

根据《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于符合准入条件但未选择参与直接交易或向售电企业购电的用户,由所在地供电企业提供保底服务并按政府定价购电”。

可见,对用户并非强制要求进入市场。用户必然只会降价时才有进入市场的意愿,除非用户大公无私地有意为电力事业做贡献。

而在用户退出上,《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用户选择进入市场后,在一定周期内不可退出。”虽然已有规定,但并未明确具体周期。有的地方细化文件作了规定,有的地方则未考虑此事,有用户随时退出之虞。

这决非小事。对个别地区来说,甚至可能成为“灭顶之灾”。以某电改试点地区为例,当前开展的市场化交易主要有电力直接交易、售电侧市场化零售。在没有用户退出周期限制的情况下,只要降价空间被煤价完全挤压,理论上即不会有任何市场化交易。如此,推动改革的一切努力可能就算白费了。

到底要不要建真正的电力市场,看似只是地方的疑问,实际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随行就市、供需决定,“需”是可以高度市场化的,但是“供”能否高度市场化?目前电力项目核准主要在政府,未来能否真正放手给市场?我国以国有电企为主的特点,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发达国家电力行业,差别无异天壤。

先撇开此问题不谈。从建立电力市场角度看,决不能让电力市场只是降价市场,以下三点应引起重视:

其一,明确退出周期。用户入市后多长期限内不能退出,必须有严格规定。不能在供大于求(不只是电力角度,还应有电量角度)时突击进入,享受了电力企业让利的实惠,却在面临涨价时退出,把风险全部转给电力企业承担。这很大程度上要看各地有没有让用户承担风险的智慧与勇气。

其二,完善交易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目前,电力市场交易规则还很不完善,有的地方行政干预对交易影响很大。尽快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交易规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主要目标在于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应当广泛吸纳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深刻反映其诉求,保护其正当利益。

其三,强制进入市场。从更长时间看,需要把强制进入市场提上日程。对于符合准入条件的用户,强制要求其进入市场并不再退出市场,不再由当地供电企业提供保底服务并按政府定价购电,否则“适时取消目录电价中相应用户类别的政府定价”只能是水月镜花、空中楼阁。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何帆:中国煤炭行业去产能为何进退失据
下一条: 中国的电力系统是全球最安全的 也是最保守的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