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油气行业 >> 山东地炼再度“抱团取暖” 将组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
 
山东地炼再度“抱团取暖” 将组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杨漾 时间:2017/9/4 

炼化产能占全国地炼总产能七成以上的山东,终于启动了对地方炼厂的集团化重组。

澎湃新闻从业内获悉,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已于9月1日向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下发《关于加快全省地炼企业转型发展 组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复函》(下称《复函》),同意地炼企业组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暂用名,以工商登记注册为准)。该集团公司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由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发起成立,按照股东协议、公司章程等募集资本,组建成为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集团公司。

地方炼厂简称地炼,是区别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营炼厂而提出的说法,起源于1998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宏观调整。当时的结构性调整后,加工能力在100万吨/年以上的炼厂大多划归两大国有石油公司,而100万吨/年以下的小炼油企业选择保留了82家,成为“地炼”。山东是中国地炼最为集中的省份,其中东明石化是国内最大的地炼企业。

前述《复函》称,组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推动全省地炼企业整合重组转型发展,是加快全省石化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举措。炼化行业集团化发展“有利于变企业单一优势为集团联合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地炼行业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企业园区化发展。”该集团组建原则是,由核心骨干地炼企业牵头发起,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各级政府给予指导支持。

地炼困境

今年7月,经济参考报援引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李湘平提供的数据称,山东地炼的体量巨大,加工能力和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地炼企业的七成以上,地炼企业的原油加工量占到全国的8%。2016年,山东省地炼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25亿元、利税318亿元、利润13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1.7%、79.1%、60%。

过去两年,山东地炼,尤其是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炼企业,的确过上了好日子。此前,由于不被允许使用进口原油,国内油源长期被央企控制,地炼常年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企业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同年7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可获得原油进口资格,民企进口原油的大门进一步敞开。

上述两项资质相辅相成。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炼,若再获得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则无需再通过国营进口单位代理进口。2016年山东地炼利润的大幅增长,正是基于政策红利的效益释放。截至今年7月,国内正式获批和进入公示期的拥有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炼已达32家,其中山东一共有25家地炼企业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据《证券日报》报道,2016年山东地炼企业进口原油同比增长32%,已占青岛港原油进口总量的65%,山东地炼企业使用原油近50%从青岛港上岸,一度出现油轮排队进港的场景。

但据市场机构统计,2016年地炼的进口配额并未能全部足额使用。今年4月,进口原油使用权申请画上句号,国家发改委宣布自5月5日起,停止接收有关原油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原油的申报材料。对5月4日前已按规定完整提交申报材料的企业,发改委将继续开展后续核查评估等工作。

地炼人士将此举称为“又将回到吃粗粮的苦日子”。再加上今年以来地方炼厂的成品油出口配额被暂停,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背景下地炼缺乏直接的零售终端,其利润受到压制。而油品升级带来的成本增加,亦加重了地炼企业的负担。

抱团取暖,地炼集团化被频频提出

于是,组建山东炼化集团的声音渐起。但业内分析师对澎湃新闻指出,由于山东地炼企业数量多、财务状况差异大,很难真正整合。

据新华社报道,在今年7月于青岛举行的2017中国石油市场及贸易峰会上,中国(独立炼厂)国际石油采购联盟主席、东明石化副总裁张留成表示,针对目前山东地炼发展中遇到的产能分散、产品结构单一等瓶颈问题,建议通过兼并重组、股权交换及成立山东炼化集团的形式,优化地炼企业在原料、物流、资金、产品等方面的配置,实现大资金、大物流,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与话语权。

张留成认为,炼化企业大型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山东地炼应通过合并逐渐成为大型企业集团,走“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他建议,采用各家地炼企业以获得的原油使用数量、进口配额和常减压装置能力评估价格出资入股,组建山东炼化集团。在组建方式上,他提出由山东省内已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企业为发起人,同时引入国有资本或产业投资基金,按照混合所有制方式组建。

另据齐鲁晚报报道,组建山东炼化集团的话题不止一次在各种内部会议被东明石化董事长李湘平提到。一份《组建山东炼化集团可行性分析报告》曾详尽阐述了地炼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山东地炼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成立炼化集团的必要性和思路等。根据该报告,组建后的集团公司维持各家成员企业经营团队不变、纳税渠道不变、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不变,重点推动发展规划、原料采购、油品运输、销售渠道、零售终端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协同。

其实,类似的“抱团”行为早在2016年初便已萌芽。2016年2月,由山东省内14家地方炼油企业和省外两家独立炼厂联合发起的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正式成立。该“采购联盟”以东明石化所属的太平洋商业控股有限公司为平台,组织有进口原油配额的地炼企业集中采购进口原油,主要目的是强化国际市场话语权与议价能力。

根据前述山东经信委的《复函》,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要着眼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以关联性、统一性强的综合业务调整重组为切入点,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力有序推进重点业务运作,发挥好联合重组积极效应。

但有市场人士提出,炼化集团可能再次成为类似于独采联盟的松散组织。山东地炼如何整合资源?如何协调各股东方的利益?由于《复函》披露的细节有限,上述问题的答案还不得而知。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中石油董事长:我希望油价高点 但低也存有利方面
下一条: 豫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1元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