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亚洲绿色工厂设计、建设及厂务大会暨展览会 | 2024 第四届广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技术展 | 2024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 | 2024亚洲金属建筑设计与产业博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发改委将出台多项稀土产业政策:产量控制成重点
 
发改委将出台多项稀土产业政策:产量控制成重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时间:2019/6/18 
6月17日,在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正抓紧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切实发挥好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特殊价值。业内人士表示,从发改委的表态看,控制稀土产量将是今后稀土政策的主要走向。对于高端应用的核心技术突破,后续将出台相关激励政策。

规范发展

孟玮表示,针对目前稀土行业违法违规生产的问题,将加大行业整顿规范力度,构建长效监管机制,规范行业发展秩序。针对稀土行业生态环保历史欠账问题,将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加快研发应用稀土绿色开采和冶炼分离技术,推进稀土产业绿色发展。

百川资讯稀土高级分析师杜帅兵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对于稀土行业发展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国家将大力度进行整顿。关于盗采稀土矿、分离企业违规生产、超计划生产等问题将被严厉查处。目前中国稀土产能严重过剩,存在非理性发展问题。对于过剩的稀土产能可能进行供给侧改革。

目前,我国稀土企业的产能40万吨左右,而每年需求约2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关于稀土环保问题,发改委通过调研,强调稀土行业生态环保历史欠账问题,要推进矿山开发和环境治理;对稀土生产企业存在的环保问题,将出台政策严格彻查,进行整改或者关停。”杜帅兵表示。

孟玮表示,针对稀土行业高端产业应用不足的问题,将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稀土应用方向广泛,产业终端应用研究将更有效地改善稀土元素的结构性消费。后续在稀土高端应用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将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杜帅兵表示,总体而言,推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会推出相关政策,有效解决稀土产业发展存在的生态环保、违规生产、产能过剩、终端应用滞后等问题。产业良性发展将导致稀土市场变化,出现供应下降,价格上涨。

强制标准

工信部网站近日公布,工信部已组织完成《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对标准报批稿及编制说明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2019年7月15日。此次征求意见稿对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增加原料溯源性标志,以便直观确认相关稀土产品的矿产品来源。

其中特别强调,由于稀土产品的交易有时通过许多中间贸易公司转手,对于稀土产品所使用稀土原料的溯源性具有一定困难,许多稀土企业专家建议取消稀土产品的溯源性。但针对目前国内稀土矿存在非法开采且屡禁不止的现象,国家主管部门强烈要求在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中,增加原料溯源性的标志。即要求稀土矿产品、单一稀土化合物、混合稀土化合物、单一稀土金属、混合稀土金属的标准化内注明原料矿产品生产企业名称,以便直观确认相关稀土产品的矿产品来源的合法性。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即将成为稀土行业继能耗标准和排污标准后又一强制标准,其意义不言而喻。

建立出口稀土商品全流程追溯和审查机制,能更好地对稀土出口进行监管。2015年5月1日,国家取消了出口关税和稀土配额,稀土出口量大幅增加,从2014年出口总量27729吨增长到2018年出口53224吨,每年出口量以23%幅度增加。按照2018年国家稀土指标12万吨来核算,出口量占生产指标的44%。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稀土产品增加原料溯源性标志,可以追查出企业产量,对斩断黑色产业链,推动稀土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第十次中英经济财经对话举行 69项互利共赢成果促双边合作
下一条: 5月中国债券市场发行债券3.6万亿元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