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中国新能源国际合作成绩亮眼
 
中国新能源国际合作成绩亮眼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19/12/16 
■受访者:中国新能源海外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世国

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投资开发的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牧牛山风电项目12月6日举行首批风机并网发电仪式。这标志着中国电建进入发达国家的首个投资项目顺利投产,也为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实施新能源发展战略辟出新路。图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牧牛山风电项目一角。

据印度“经济时代”网站报道,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出口量增长至58G瓦,而2018年全年仅为41.6G瓦。其中,欧洲在前三季度占出口销售的34.9%。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签署了一项支持希腊大陆与克里特岛之间的新型电力互连器的承诺,该互连器有望释放该岛上更多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并帮助希腊改变其目标电力负荷。在2028年前,希腊有望逐步淘汰煤炭。

据《新欧洲》报道,中国已经帮助在哈萨克斯坦南部的阿拉木图地区实施了两个可再生能源项目,即建设一个5兆瓦的风电场和一个1兆瓦的太阳能电站。两国在2011年达成协议后,中方无偿捐赠了用于建设风电场和太阳能公园的新设备。

中国新能源正在以贡献全球的新姿态,服务全球能源转型及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提供绿色能源,不断加强高质量国际合作,成绩可喜、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国际合作主要以光伏、水电、风电为重点。其中,光伏、风电国际合作范围更广。中国为全球数十个国家供应绿色能源产品,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部分项目提供投资或融资。同时,中国已开始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保障绿色能源供应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新能源产业“走出去”由点到面,呈现出全品牌、全球化拓展,具有地域覆盖面广、合作模式丰富、合作内涵不断提升等鲜明特点。中国新能源“走出去”大体表现为4种合作形式:

中国企业在境外推动新能源工程总承包及融资业务,主要是承接相关国家的新能源项目的工程设计及建设等工作,以中电建、中能建等企业为代表。

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新能源电站项目投资或并购,在欧洲、大洋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区以并购方式为主。

新能源企业在境外设厂以光伏组件及电池工厂为主,其中阳光电源逆变器项目在印度具有影响力。在光伏制造项目的海外选址方面,中国新能源企业深耕东南亚市场。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是重点区域,占中国光伏境外工厂总量的60%左右。

开拓“新能源设计+”的国际合作新形式。中国电力设计是中国新能源走出去的另一个重点。通过加强海外风电项目资源整合力度,以新能源项目设计为抓手,深化新能源工程总承包及小比例投资等业务,中国正在全球各地整合、打通新能源产业链。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新能源高质量国际合作综合优势明显:

第一,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居于全球领导地位,特别是中国光伏产业链已具有全球价值。在光伏行业,中国是全球唯一具备从上游材料到中游组件再到下游电站投资能力的国家。中国企业拥有全球60%到70%的光伏产业链资源,是全球发展新能源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此外,中国风电产业具有全球40%的产业链资源,中国水电的综合能力占全球比重可达70%。

第二,中国新能源国际投资空间大,潜力突出。目前,中国光伏和风电电站装机占全球装机总量的30%。这两大行业2019年底的装机接近600G瓦。截至2019年9月,中国光伏电站装机为190G瓦,风电装机达到198G瓦。中国企业拥有巨大的电力投资及投资能力。未来,假如中国新能源海外投资达到全球10%,中国企业海外光伏和风电投资规模至少可达80G瓦,境外风电、光伏投资市场需求至少可达500亿美元。

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国新能源高质量国际合作迎来新契机。在新形势下,中国应提高“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中可再生能源项目比例,积极扩大光伏、风电等绿色可再生能源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应用。中国企业也应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拓展更大的合作空间。

另外,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新能源国际合作中,需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区域及国别市场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中国企业需要聚焦东南亚乃至亚太新能源市场,这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的重要阵地。同时,中国企业需要加强中东和北非光伏、光热项目合作,在欧洲需要加强中欧海上风电国际合作,在拉美地区需要加强中欧拉新能源合作等。此外,在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中,中国应注意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建设,防止出现地缘政治对企业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等问题。

(贾平凡、沈丹玲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IRENA:不丹王国光伏装机潜力达12GW
下一条: 2025年我国风光装机有望实现“双4亿”发展规模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