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从全球变暖看节能减排
 
从全球变暖看节能减排
时间:2009/12/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就人类的生存发展而言,最大的忧患莫过于全球变暖。不管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结果如何,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已经表现出高度的忧患意识和负责任的态度,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好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确定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向全世界宣告: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以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由此看来,应对全球变暖既是我们的国际责任,也是我们的实际行动。用一句流行的话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能减排别无选择!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于2007年公布的评估报告显示,气候变化问题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全球变暖程度。如果全球气温上升3摄氏度,喜马拉雅山地区长度小于4公里的冰川就将消失殆尽,其初期后果是洪灾和泥石流次数将有所增加,其长期后果将造成亚非地区数以亿计的民众严重缺粮少水,极有可能面临食物和饮用水严重短缺的问题。由于气候变暖,欧美地区天灾加剧,地中海国家出现严重干旱、天气奇热等灾害的可能性将增加,北美地区热带风暴和热浪等灾害的严重程度有所上升,还可能在南美地区导致多个物种灭绝并引发饥荒。全球变暖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中国只有一条长江,我们生活的长江流域正变得越来越热。世界自然基金会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长江流域过去十几年来气候变暖速度高于全球平均速度。如不进行补救,对食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愈加严重。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四川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

    从全球变暖看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办法。最新的一系列科学研究证实,最近50年来气温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太阳光(短波辐射)可自由达到地球表面,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阻碍地面的逆辐射——长波辐射,导致热量不能正常散发,使气温上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因此,科学家认为,应对全球变暖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就必须调整现行能源政策,转变能源消费观念,改变能源消费趋势。“行动的时刻已经到来”!该是调整现行能源政策和发展目标的时候了!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已经向全世界作出了节能减排的庄严承诺。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此时此刻,刚刚从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中挺立起来的四川人民,对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有一种时不我待的强烈责任感。

    让我们从节能减排走向低碳经济,从“绿色消费”走向“生态文明”!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全国能耗总量1/3来自建筑 “低碳”改造大有潜力
下一条: 技术战略储备:通往节能减排之路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