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5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能源要闻 >> 中日节能环保合作前景广阔
 
中日节能环保合作前景广阔
时间:2008/7/15 

   从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开始,日本政府就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在此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条规模庞大的产业链。近年来,中日两国加强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促进中日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高度关注节能环保,并相继通过了《大气污染法》、《废弃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节能法》、《再循环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起了一整套健全的、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日本政府将以往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物这样一个传统的经济循环系统,转变为零垃圾→有效生产→有效消费→完全循环的经济系统,使产业活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能适应环境制约和资源制约。在能源战略方面,经过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政府不仅调整了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构成多样化、能源进口多元化,还积极开发石油替代能源,特别是开发节能技术,从而形成了符合日本国情和经济发展需要的能源战略,如"新阳光计划"、"新国家能源战略"等。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积累的节能环保经验和技术,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借鉴和利用。中日两国在能源环保领域拥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拥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近年来,中日两国在节能减排和环保领域开展了颇有成效的合作。1999年,日本政府设立了对华环保援助专款金额为1000亿日元的"日中绿化交流基金",用于资助日本民间团体与中国社会各界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加强中日两国在环保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并以此为渠道,加深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

  2001年至2005年期间,中日双方签署了30个环保项目,协议金额达2914亿日元,约占同期日元贷款总额的44%。这些贷款主要用于处理跨境大气污染、中国西部大开发环境保护等具体项目中,成为合作的典范。2006年至2007年间,两国相继签订了多个节能环保合作及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方面的意向书、政府换文和联合声明等,以加强双方在节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节能政策对话机制,开展节能人才培训,提高中国的酸雨和沙尘暴监测能力,更准确地掌握相关数据,促进中日在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2007年12月,中日两国政府倡议共同出资建立了一项总金额达18亿美元的联合环保基金,以加强两国间环保合作。这被认为是两国节能环保合作的最大阶段性成果。此项联合环保基金,将以低息贷款形式提供给中国中小企业,帮助设立废水处理等污染防治设施。

  根据双方安排,中日两国2009年将在华启动"二氧化碳地下储留技术"合作项目,项目总额将达2亿美元到3亿美元。日方将首次提供该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对火力发电站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集储、液化",并注入中国的油井。日本经产省研究认为,该技术有望实现减少火力发电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5亿吨,而注入到油井的液化二氧化碳还可发挥稀释剂作用,降低原油的黏稠度,提高原油产量年均约150万到200万吨。从合作方式上看,中日双方将采取政府引领,企业跟进,合作经营的全新合作模式。日本的日挥、丰田,中方的中石油、中国华电等企业将联合参与该合作项目。

  目前中日双方在节能环保合作方面已取得不少成果。首钢、宝钢、武钢都引进了日本新日铁的干熄焦技术;中国一汽与日本丰田汽车开始联合生产混合动力汽车。从2001年到2006年,日本对华提供环保项目贷款3537亿日元,签署了37个项目,主要用于城市水环境、林业生态、大气污染、酸雨、沙尘暴等环境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南京节能减排:办公室禁用一次性纸杯
下一条: 河南新乡 推动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