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公告《核电厂 退役准备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第六届广州军民两用物资装备展览会 | 国际海洋科技盛会将于10月上海启幕 | 2026第三届中国(江西)国际有色金属暨冶金工业展 |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全国累建448万台 充换电站持续跟跑
 
全国累建448万台 充换电站持续跟跑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作者:田野 时间:2022/10/26 
充电基础设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0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2年9月比8月公共充电桩增加1.2万台,9月同比增长56.6%。截至2022年9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63.6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70.4万台、交流充电桩93.1万台。从2021年10月到2022年9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4.9万台。

具体到各个城市来看,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湖北、山东、安徽、河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5%。

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对比情况,2022年1-9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87.1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456.7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爆发式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4,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充换电站增速创新高

从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情况来看,2022年1-9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87.1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06.3%,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352.6%。截至2022年9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448.8万台,同比增加101.9%。

从近4年新建公用桩功率情况看,120kW及以上大功率充电桩增长迅速,其中180kW及以上超充桩年均增长率最高达92.8%。尤其从2022年来讲,新建公共充电桩的比例,大功率充电、超充比例在逐渐上升。

在公用桩的使用情况方面,考虑充电的时长,包括停车收费的因素来看,高达87.9%公用桩的充电用户选择120kW及以上的大功率充电设施,而60KW以下的充电设施用户选择率仅为1.6%。

在公用桩充电网络的建设完善性方面,54.6%的用户持满意态度,53.7%用户认为目前快、慢充建设比例与用户实际需求不匹配,充电时常出现“快充桩空闲少、慢充桩无人使用”的情况;50%用户认为部分充电场站周边环境不佳;41.8%用户认为充电场站周边缺乏相应配套设施,不足以满足用户日常需求。从用户角度来看,充换电基础设施其实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此外,换电站增长速度也创下新高。2022年截至6月保有量达1582座,最新数据是1685座,超过2019年的5倍。各OEM持续开发换电车型,推进换电站建设,中石化等传统能源企业与主流换电企业交流合作,加快布局换电站。

商业模式细分多样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兼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分析称,充换电商业模式是不断演进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参与主体多样化。由以运营商为主导,逐渐转变为运营商主导、多主体参与、多方合作的产业推进模式。

二是市场领域更加细分。由原来笼统的公共和专用领域逐渐细分为以车型结构为服务对象的多领域市场结构。例如,新能源汽车有私家车、公交车、客车、物流车、环卫车等不同车型,出行场景、充电场景不同,充电站就需要匹配相应的充电桩。

三是收入来源多渠道化。由原来单一充电服务费模式逐渐向设备运维服务、代运营分成、大数据价值挖掘、站点增值服务拓展等多模式演变。

仝宗旗指出,从政策趋势来看,各省市将逐步完善细化政策,聚焦解决居民区、城市公共区域、高速公路等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在奖补政策上,将具有倾向性。从原来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进一步扩展到居民区的充电桩、专用充电桩、换电站等方面。另外,在安全监管上,国家将会重点关注,包括在充换电过程中设置预警信息,包括提前预处理等,均会在后续颁布的政策里有所体现。

“从发展趋势来看,车企将成为充换电桩建设的主力之一。”仝宗旗谈到,如今,很多车企在投建自己的超充站、专有充电站,以及充电网络。除了更好地服务自有品牌车外,还能对基础设施进行有力的补充。

在商业模式上,车企或选择自建自营;或选择和第三方合作,联合运营;或选择完全委托给第三方,帮助车主安装充电桩,提供充电服务。

在换电领域,有三种主流换电模式:蔚来高档私家车充换电一体模式;奥动电巴的运营车底盘换电模式;伯坦科技、时控、宁德时代分箱换电模式。

围绕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在使用场景中,居民充电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使用场景之一。除了随车配建的私桩外,还有四类是解决居民充电问题的有效途径:统建统管、私桩共享、小区配备公共充电桩、建设储充一体桩。

据了解,储充一体桩跟传统意义上的直流桩不同,输入时对小区电网的压力没那么大,但输出能达到160-200度电,可针对这一特性应用到具体的使用场景中。

针对目前充换电发展现状,仝宗旗提出了六点建议:

第一,围绕需求,构建分领域、按场景、充换结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第二,提升充换电设施运维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监管。第三,构建综合能源服务体系,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第四,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形成能源补给“一张网”。第五,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提高充换电设施网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第六,多业态融合共建,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充换电服务生态。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光伏产业链被忽视的成本上涨,物流产业降本增效大变革
下一条: 储能电池订单持续火爆的背后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