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 EP上海国际电力展11月举办 |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 大会暨展览会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新兴能源 >> 2022回顾 | 风电:不及预期的发展
 
2022回顾 | 风电:不及预期的发展
来源:能源新媒 作者:范珊珊 时间:2023/2/7 
与光爆的光伏市场相比,2022年的风电市场表现平平。

在2020年,因为补贴政策,国内陆上风电上演抢装潮,随后2021年海上风电也上演了抢装潮。但进入2022年,风电行业发展急转直下,由于原材料涨价、疫情冲击、行业竞争等众多因素影响,导致风电产品零部件的齐套率不足,行业开工安装不及预期。

有数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累计风电新增21.14GW,同比增长10%,对比之下,光伏新增58.24GW,同比增长99%。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全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24万千瓦。去年的抢装潮透支了今年的市场,导致2022年海风装机出现阶段性空档。海上风电2022年上半年仅仅装机0.27GW,而2021年上半年同期装机2.146GW。2022年1-9月,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24万千瓦,比起2021年1-9月装机382万千瓦,同比下降67.54%。

相对于表现亮眼的光伏板块,A股风电公司风电产业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大面积滑坡,风电板块整体营收实2425亿元,同比下滑7.5%,规模净利润183.77亿元,同比下滑5.7%。其中第三季度下滑幅度最为明显,营收845.3亿元,同比下滑14.6%,净利润51.24亿元,同比下滑27.9%,30家风电企业中仅有4家的净利润维持增长。

与此同时,风机价格在2022年大幅下滑,并愈演愈烈,不断走低的风机价格侵蚀行业的利润。今年10-11月,陆上风机的中标均价创下了历史新低。据不完全统计,11月全月陆上风机均价(不含塔筒)约为1516/kW,环比10月下降12.8%。

好消息是,风电利用水平得以提升。1-11月,全国风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008小时;风电发电量为61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约占总发电量的8%。

国内风电产业链在出口市场斩获新的机遇,我国风电企业加快“出海”步伐。秦海岩称,经过多年的自身能力与海外配套体系建设,国内风电整机商拥有了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在海外斩获颇丰。金风科技的产品已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景能源拿下国际风电项目订单,总容量达340万千瓦;明阳智能打进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大金重工拿下英国、美国、法国的多个项目订单……我国风电企业正在用“中国方案”让越来越多地区的风能资源实现高效开发,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在政策的利好下,海上风电释放出强劲的发展信号,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份相继出台海上风电电价补贴政策。随着企业持续投入,海上风电机型大大丰富,施工安装、运维装备等环节能力不断提升。中广核汕尾甲子一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山东能源集团渤中海上风电项目等平价项目的投运,表明我国海上风电正在有序向平价上网过渡。

据悉,部分地区的海上风电项目初始投资已经可以做到12000元/KW左右甚至更低,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平价”只有一步之遥,海上风电度电成本相比2020年全球海风度电成本有明显降幅。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预测:“十四五”规划将大规模启动海上风电,比起陆地风电业务,海上风电的表现更加抢眼。

回望2022年,风电产业仍受到各类新能源产业政策、海上风电规划政策的加持,但由于平价时代的到来以及低价内卷的加剧,整体市场竞争形势正在加剧,风机大型化、海上风电正在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

虽然受到多方的影响,今年风电装机量可能不及预期,但是全年风电招标量高企。据中金预计,2022年全年行业招标量有望接近100GW,其中海上项目招标在15-20GW之间,均有望创下历史新高且大幅超出此前年份。也就是说,风电行业在2023 年实现装机量爆发式增长,风电行业向好趋势不变。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光伏制造业持续升温,又一家央企发力异质结
下一条: 充电基础设施稳增长 高速公路充电不再难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