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能源世界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合作项目
网站首页 | 能源要闻 | 电力行业 | 煤炭行业 | 油气行业 | 节能环保 | 能源设备 | 展会资讯 | 供求信息 | 新兴能源 |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 政策信息 | 特别报道 | 专家介绍 | 能源世界 | 推荐单位 | 能源科技 | 杂志概况 | 入会申请 | 能源世界理事会 | 友情链接
 
公告 NEPCON ASIA 2025亚洲电子展 | 2025新型储能泰山发展大会 | 2025(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通知 | 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 | 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7月在成都举行
 站内搜索:
 
 
杂志概况 更多>>
《能源世界》杂志简介
《能源世界》编辑委员会
《能源世界》顾问委员会
《能源世界》编辑部联系方式
 
供求信息 更多>>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代理信息
  合作信息
 
品牌推荐 更多>>
首页 >> 节能环保 >> 新华社经济随笔 | 全国用水“账单”的变与不变
 
新华社经济随笔 | 全国用水“账单”的变与不变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诗平 时间:2024/3/25 
水利部初步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用水总量保持在6000亿立方米左右。

2014年以来的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这意味着什么?

用水总量10年大体稳定,其背后是一些重点领域用水量的大幅下降。与2014年相比,2023年的工农业用水量分别下降约28%和约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各降41.7%和55.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30升至0.576。

这份用水“账单”,显示我国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

水资源短缺,向来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节约用水,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

10年来,节水优先的理念一以贯之。通过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我国用水方式开始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变的是用水效率,不变的是节水方向。人多水少,水资源短缺的现实,要求各行各业继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越高,说明灌溉水利用的效率越好。我国这个系数从10年前的0.530升至2023年的0.576,小小数值变化的背后,是我国灌区节水改造,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喷灌微灌等先进技术的巨大进步。

10年间的纵向比进步明显。但是,横向与节水效益较好国家的系数0.7到0.8相比,提升空间依然巨大。

工业用水量大幅下降,同样是工业企业不断提高先进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等的体现。与农业取得节水进步一样,工业用水方面继续进步的空间同样不小。

节水步伐需要加快,发展潜力仍待释放。比如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2023年全国利用量为210亿立方米,是2014年的3.5倍。但总体而言利用水平目前还不高,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有受访专家坦言,我国节水制度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激励约束作用也不够明显,节水创新和产业发展比较薄弱,部分地区非常规水开发利用不足、缺乏资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近日公布。这个将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条例,对用水的全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有明确规定,同时从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性的节水措施。

节约用水涉及千家万户、千行百业。形成节约用水的共识和行动,是实现节水目标的关键。条例对节水奖惩、社会参与、监督考核等都有规定,它的实施有望大力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

好风凭借力。目前,国家正在持续将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作为节水重点,强化区域重大战略节水行动,强化非常规水利用,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水资源利用,不变的是节水优先方针,变化的是各种利用方式。只要牢牢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持续提升,从而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myadmin
上一条: 全球变暖令新西兰冰川持续消融
下一条: 联合国报告:水资源危机威胁世界和平
 
中国工合能源产业促进会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 中国风能协会 |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
 
 
联系我们  |  合作项目  |  招聘信息  |  入会申请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3-2007 NY21.CN 能源世界网 京ICP备20001758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0836号
电话:010-68035565 E-mail:nysj21@126.com QQ:76976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