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前举办的“2008节能减排国际论坛”上,来自政府、企业和市民三方的代表们热烈探讨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理想节能减排模式及其作用机制,并从中收获了对于“环保与经济可双赢发展”的信心。丹麦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曹伯义在论坛上介绍,过去的30年里,丹麦的经济总量增长了70%,但通过政府的意愿、更明智的投资、企业和社会的协助,其能源消耗并未增加,丹麦全国28%的电力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获得。上海华谊集团副总裁齐峻也透露,华谊下属的五金公司对黄浦江的取水从过去每小时8000立方缩减到现在每小时500立方,减到不足十分之一,而相关效益却增长了10倍。著名节能城市——丹麦腓特烈松市市长埃里克-索恩森和与会者分享了该市在上世纪90年代传统造船业衰落之后,结合研究、教育与培训,以可持续发展的海运服务重新在海事领域领航国际的经验。他表示,希望2015年能在全市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这将不仅仅依靠采用汽车燃料电池等技术,还要靠热、电联供,重组供热生产体系,以及交通、电力等部门之间的合作来实现。关于政府推进与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节能减排领域的综合作用,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总经济师阮青介绍,上海全市人口每年以40万的数量净增,全市年用能量已超过9000万吨标媒,今年这个数字可能过亿,与此同时,上海市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的难度较大。作为“十一五”计划承上启下的一年,2008年上海市节能减排的主要工作是: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争取到年底产生100万吨节能量;依靠技术创新,抓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强化政府政策的激励和约束,并于今年成立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以推动全社会在这个领域的投入;推进以标准建设为主的节能减排各项基础性工作;推进节能减排的宣传工作,将相关内容编入教材,引入课堂。
|